校友说 | 香港名校访谈录合集

本次采访,我们邀请了在中国香港读书的四位校友,Bryant Zou, Eric Jiang, Sookie Shi和Oscar Huang,分享他们在港读书的经历。Bryant在香港理工大学读计算机与AI;Eric在香港大学读统计学;Sookie同学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传媒,专业方向为公共关系和新媒体;Oscar在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读书。 

 

关于“课程学习”

@ Eric(港大):

“我的专业属于理学院,大一的课程除了要读我专业(统计学)的基础课,还要修一些学院里的必修课。比如我高中没有修完生物化学和物理,大一必须要修一门理学院基础课,内容涵盖生物、化学和天文学的基础知识。这门课从知识的深度上看并不是很难,但是由于知识面比较广,学起来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同学们都很优秀,我认识的很多同学都是高考过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好,跟这些优秀的人一起学习非常有动力。”

 

@Sookie (港中文):

“我的专业属于传媒学院,大一学习传媒的基础课程,大二开始会细分专业,可以选广告、自媒体或新闻学。大一下学期学校有一个分专业相关的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兴趣选择专业。我的课大多在下午,每天上三到四小时。大一的课程注重能力的培养,比如团队合作、公共演讲等,所以课后需要做很多相关的作业。平时的学习不算太忙,期末考试前更忙一些。”

 

@Bryant (港理工):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属于工程学院。我们学校大一要求学生修一些基础课程,除了专业的基础课—数学、计算机以外,还要在四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各选一门课,比如人文、自然科学及英语等。我高中的课程还自动换掉一些物理、数学和英语的学分。从大二开始,我的课程就以专业课为主了。”

 

@Oscar (港科大):

“我在科大的商学院,大一没有定专业。没有定专业的学生需要先上两到三个学期的商学院基础课,包括基础的会计、金融、数学及公共管理课程,同时我们学校所有学生都要选科大的通识课程(common core),这个跟美国的大一课程比较像,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各选一些基础课。一般来说到大二下学期我们可以选专业,专业对应的基础课的分数要好一些才会更有竞争力。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大一在基础的会计学课程上的分数要好一些,以此类推。” 

 

关于“环境适应 ”

@ Eric(港大):

“学习方面,我们专业的学习环境整体来说非常“卷”,我们专业很多同学都特别喜欢学习,高中就是“学霸”,比如他们可以周末的时候在图书馆学习一整天,或是小组讨论学术话题,或是独立学习。也许他们高中时期就是这种学习模式,所以很适应,而我一开始对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模式有点不适应,因为高中时期,尤其是十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跟生活时间的分配比较平均,学习之余也努力做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好在我的同学们人都很好,彼此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加上我的高中基础还不错,很快就适应了。学校开设基础的粤语课,帮助我们提升粤语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本地生活,同时也为以后在港工作打下语言基础。 

生活方面,我加入了学校的飞盘社团,使高中对飞盘的热爱得以延续。我们社团的成员们水平都比较高,每周我们会有三到四小时的集中训练时间。社团生活让我很快找到归属感,交到新朋友,整体感觉很充实。我的宿舍是两人间,但是室友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按时入住,所以我一个人住,空间相对大很多,也拥有更多私人空间。大家都知道香港的大学宿舍空间都比较有限,能一人住两人间还是很幸福的。我的朋友主要以大陆学生为主,我们跟本地学生之间的交集不太多,但是彼此都比较尊重对方的界限,互不干扰。 ”

 

@Sookie (港中文):

“学习方面,我的专业比较注重能力发展及社会实践,所以大一的学习不算太忙,课后作业会做一些视频拍摄及文案创作等,整体学习压力比较小。学业上唯一的挑战是“不小心”选了两门以粤语授课的课程,大一虽然开设粤语基础课,但我的水平还比较一般,听课有困难。但是这两门课很有趣,我很喜欢,所以我一边恶补粤语,一边上课,最后的结课成绩虽然没有其他科目理想,但也过得去。课外活动方面,我们学校有很多不同的社团,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参加,跟德威差不多。我参加了一个跟传媒有关的社团,做慈善项目的,明年计划试试其他社团活动。 

生活方面,我大一刚进校的时候被分配到一个位于校园角落的宿舍,住宿条件比较一般,房间也比较小,这对我来说是另一个挑战。但是优势在于,住宿费比较便宜,一个学期的住宿费相当于外面两个月的租金,性价比比较高,也比较方便上学。我遇到的本地人和同学都非常和善有礼,同时又很独立且注重效率。我刚到香港的时候,遇到路不熟或者乘坐公共交通遇到困难,都会有陌生人帮忙解决,很多同学读书之余会出去打工赚生活费。 ”

 

@Bryant (港理工):

“我学习方面适应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大一的课程都比较基础。生活方面,由于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周边的商业十分发达,所以课余时间也很方便出去逛。我高中比较喜欢打篮球,大学的课余时间会在学校里打打篮球。虽然进不了校队,但至少有机会继续打球。大一的一个挑战是我的住宿生活。我住的是两人间,我室友跟我的作息时间完全不一样,他喜欢熬夜,有时候会影响我的睡眠。上学期我跟他沟通过,希望这学年我们能够互相协调一下。我们学校只提供两年的住宿,所以大三开始要出去租房子。我计划下学期开始找房子。相比而言,租房子的费用要贵很多,但是香港的住宿普遍是这样。”

 

@Oscar (港科大):

“科大的学习环境还是比较“卷”的,大家都非常努力,图书馆里每天爆满,经常能看到有人学到很晚,甚至通宵达旦,尤其是考试之前这种情况就很普遍。比如我们商学院平时除了要上课,还要完成很多门类不同的作业,除了常规的复习和预习,还要完成多项小组作业。这不仅要求学生课后花时间在个人的作业上,还要花很多时间跟组内成员讨论、合作等。有的同学甚至在完成所有作业后,还会给自己找事情做,总之就是要把所有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我大一适应起来还是很快的,因为科大的学习环境跟德威挺像的,都是走班制、自己选课、既要独立学习又要与人合作。德威的四年高中帮助我培养了较强的独立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跟大学的学习环境自然衔接。 

生活方面,我首先是住在学校宿舍里,有个韩国室友。我们这一层楼大部分都是同年级的学生,交朋友很容易。我们学校提供两年的宿舍。此外,我参加了学校的飞盘社,因为高中就是飞盘社的成员,大学能继续跟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参与这项活动,我还是很开心的。除此以外,科大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学生社团及活动,周末也有很多学生聚会等。虽然科大的地理位置远离市区,但校园生活十分丰富多彩。” 

 

关于“职业发展资源 ”

每一所大学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服务标配一般包括定期给学生发送职业信息相关的邮件,举办职业分享讲座,提供简历修改及面试指导服务,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等。具体信息可以参照各大学的官方网站。此外各大学还开设粤语必修课,掌握粤语也可以提升学生在港就业的竞争力。 

 

给高中生的建议

高中时期有能力学习更多科目,一定要抓住机会,在能力范围内学到最好的成绩,不要让自己的高中学习过于轻松。在选大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查阅自己心仪大学的课程设置及选课要求,如有必要,高中时期把大一课程所需要的基础课学好。 

课外活动真的可以帮助培养学习以外的很多重要能力,这些能力在大学甚至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十分重要。德威的课外活动种类繁多,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积极参与,找到自己的兴趣领域,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小组合作能力、公共演讲能力、沟通能力等。 

选大学之前一定要做好调研,除了了解大学的课程设置、选课制度、学习环境,还要充分了解大学的住宿环境、校园及周边的社区环境以及校园文化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会让你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多彩。 

 

来自我校升学指导的建议

同为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香港大学(港大)跟香港中文大学(港中文)在教学愿景和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似性,同时有保留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港大十分注重教学创新,着力发展国际化合作及跨学科教育;港中文则致力于利用自己优秀的学术成服务社会,造福民生。香港理工大学(港理工)的办学宗旨是学以致用,专注于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港大和港中文开设本科课程的学院包括文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港大在此基础上同时开设建筑学院及牙医学院。除了以上专业选择,港大还提供合作办学的双学位课程,合作对象包括剑桥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及巴黎政治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除了文、理、商、工学院以外,还设有时装及纺织学院、设计学院及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的特色之一是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提高理、工、科技、商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开设本科课程的学院有理学院、工程学院、商学院、人文与社科学院、跨学科学院。 

 

香港的大学申请要求包括优异的学习成绩、丰富的课外活动、流利的英语表达及面试能力等,每年的申请竞争都十分激烈。想要进入香港的大学读书,除了平时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学科成绩以外,学生还要积极参与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及学科竞赛,努力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心。此外,对自己要申请的大学及专业做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也十分必要,大学和学生是双向选择,所以彼此都要确认对方就是那个“对的人”。 

weixin-screenshot-20230911155510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