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然的密码,看德威学子自然科学杰出录取背后的故事
每份录取的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成长故事,本期录取系列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四位德威学子,他们都将在自然科学领域继续深造。在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追求学术、实践探索,相似的高中经历轨迹却有别样的精彩,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施展才华释放热情的故事吧!

Charlie选择罗切斯特大学是综合了多方面的考虑,“它的物理学科是非常超前的,有非常好的物理实验室,也有很多物理领域的突破,例如最近研发的‘能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超导体’。”

Alyssa在12年级的时候也曾困惑应该学文还是学理,“当时我的化学和经济成绩都不错,但考虑到我非常喜欢实验和动手实践,最后还是选择了更感兴趣的化学。”

Zabrina最终选择了生化工程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全球排名前十的伦敦大学学院,对于这个专业,她介绍道:“它结合了数学、化学、生物,还有计算机科学,是这些学科综合应用的专业。”

相比于我们更熟知的生物化学,我们很好奇生物医学是怎样一门专业,Julchen为我们介绍道:“生物化学涵盖了人类、动物植物及药品等一些无机物,而生物医学更大程度上是围绕人体健康学来展开的,比如在大学阶段会学习解剖学、人体细胞学,化学的部分会涉及到人体内的机制等等。生物医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前缀课程,因为它学习的范畴更广,所以我能通过学习这些不同的分支来确定自己最终的方向。”
在热爱中行动,在实践中坚定
在这四位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他们的专业选择都是源自兴趣和热爱,而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在高中期间参加了许多相关的比赛、项目和活动,这或帮他们点燃了学术激情,或帮他们坚定了选择。
Zabrina一直都对生物、生命科学,以及进化论这些课题很感兴趣,但确定将此作为自己今后的专业是来到德威之后,“10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德威医疗志愿者项目’(Dulwich Medical Programme)组织的一个公益活动,每周都会去附近的儿童白血病医院探望,我们陪他们玩耍,也看到他们接受治疗,这些都给我留下很深的感触。”到了11年级,她又做了以公共卫生为主题的IPQ (独立研究项目),当时正值新冠爆发的第一年,她的论文探讨了中医和西医对于新冠肺炎治疗的作用对比。她还积极参加了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我们做的是关于治疗乳糖不耐受的课题,最后拿到了金奖。这段经历提升了我的实验技能,回想那个暑期,我们大概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在实验室做实验。此外,她还去北京参加了一个关于癌细胞迁移的科研项目,“癌细胞扩散是细胞动力学相关的课题,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研究了如何通过控制渗透压等等来尝试控制癌细胞的迁移,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Zabrina表示起初参加这些项目或竞赛并没有抱有任何目的,只是兴趣使然,但每次经历实际上都给她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收获,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越来越坚定自己未来学习的方向。

Julchen同样也参加过iGEM,获得了全球高中第二的名次,“我们的课题有关脱毛膏,研究如何通过添加生物合成剂让它有更好的功效,我负责人文采集(做调查问卷),以及研究理论知识如何投入实践”。这次经历让Julchen收获满满,“整个项目的过程都很有趣,例如课题的选择,从一开始的如何让渔网既可以吸引小鱼还可以分解垃圾到最后的脱毛膏,大家的讨论既有意思又能拓展我的思路,也正是这个项目让我初次接触和使用到了像离心机这样的精密实验仪器。”
“不断尝试”可以说是Julchen高中生活的主旋律,原本想学音乐的她在IGCSE阶段选的是音乐和人文,“我本身是学声乐的,但我后来发现,相比于乐器它是比较难以精进的,于是我就决定把它当做我的爱好来发展。”Julchen连续三年参加了学校的音乐剧,演绎了很多精彩的角色;而另一门人文课,也让她意识到自己更具备理科生的思维。

Charlie是德威三年制学生,初到德威时他就挑战了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Bpho),并一举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对他而言,参加这类竞赛是源自他对物理的热情和热爱,初衷也是想挑战自我和拓宽物理的知识面,“它会让我觉得原来我只学了皮毛,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钻研。”除了比赛,Charlie还利用暑假时间参加夏校,例如在斯坦福的夏校,他就深入学习了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等经典的物理理论。“在德威,我们有时间和空间得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还有很多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和资源。”
夏校的经历让Charlie收获颇丰:“我发现顶尖大学教授们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基本的概念,教授往往会让我们自己通过看书看视频去理解,但当我们有疑惑时,他们的点拨和讲解能让我茅塞顿开,这让我觉得很神奇。”对于更为高深的相对论、重力场等等概念,Charlie也常常会带到学校与他的物理老师Masihur Bawngi交流,“他非常乐意和我讨论,还据此与我分享了更多额外的知识,这也更加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另外,夏校的申请过程也让Charlie感悟颇深:“除了个人陈述书,还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成绩单、语言成绩、考试,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半月,我很建议大家尝试申请夏校,因为这不失为提前‘模拟’大学申请。”

同为三年制的Alyssa在12年级的圣诞假参加了加拿大化学竞赛并获得银奖;还自发找到了一份医院的实习工作,观察临床工作,学习生物化学相关的知识,“这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真实的医学实验,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医学知识”;次年暑假,她还参加了关于环境污染的科研项目,完成了一篇关于中国南方环境污染和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在校内,她参加了DNA基因检测联课活动(CCA),从找植物样本,再到从样本中提取DNA,在实验中找到无穷乐趣。在Alyssa看来,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是与学业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有学习压力的时候,参加体育活动、学院活动都能让我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也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升学之路
Alyssa最终选择前往波士顿大学就读是被学校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地理位置所吸引,“波士顿大学是所非常国际化的大学,而且处在波士顿这个美丽的城市,为学生提供很多出国留学计划和科学研究的机会,因为我本身很喜欢学习其他国家语言和去其他国家做科学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了这所学校。在升学的过程中,她特别感谢她的升学指导老师Rain Xie,“当我在纠结选校时,谢老师给了我专业的建议,结合每个学校提供的课程,分析可以如何提升我的竞争力。她还给到了许多关于文书内容修改上的建议,让我在文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Charlie也提到谢老师在他升学过程中的支持:“大学申请是个紧张而繁琐的过程,谢老师帮助我理清了思路,提醒我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让我受益良多。”

Steve Hodgkin老师对Julchen升学路上的督促与激励让她十分感激,“Hodgkin老师从准备大学名单(long list)和个人陈述书的初稿就开始敦促我,因此我的进度得以加快,在11月之前就提交了所有UCAS申请,避免了过多的焦虑。”在选择学校的时候,Hodgkin老师综合了Julchen想学的专业、她的成绩、大考时的发挥,为她推荐了大学名单,“他有一个综合性的考虑,通过对我个人能力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在Julchen看来,申请阶段最重要的是确定专业、确定学校和写个人陈述,而因为她与升导老师每周至少一次雷打不动的面谈,让申请非常高效,例如布里斯托的申请仅4天就拿到了offer。

给低年级学生的建议
Zabrina:
“把握好当下你能把握住的,例如10年级你可能还不确定自己以后要学什么专业,你就需要先学好在学的学科,打好基础,无论是语言还是标化都尽量做到最好。”
Charlie:
“我觉得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然后坚定不移地一步一步朝你的目标走去。虽然这路中会有很多的坎坷,但是这一切都是让你盛开的养料!”
Julchen:
“我觉得可以在前两年多试错,例如去学从前没有学过的学科、社团活动,这样才能逐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等到11年级慢慢定下自己的专业后,12年级就要慎重选课;平时成绩也很重要,尤其是今后要申请美国方向的大学;最后升学阶段,我觉得只要一步步跟着升学指导老师,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规划,是能很高效地完成的;注重平时多积累,才能更轻松地完成每个阶段。”
Alyssa:
“首先你得确认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但不要听由别人决定,而是去自己发掘,例如高中前两年的自由选课阶段就是可以让你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学科的过程。另外,有效的管理时间也很重要,通过高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来参加竞赛、课外活动、实习或是夏校,不仅能有助于你的升学,还能丰富你的知识面、提高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