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校长八月“火热”上任——一探费校与德威的深厚渊源
苏州工业园区德威联合书院的2022-23新学年在八月的骄阳下,即将“热”烈开幕。伴随着众多新生、新老师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新的中方校长——费建华校长的加入!

细心的读者应该一秒就读懂了费校与德威的深厚渊源。没错,他曾在见证苏州德威生长的千年府学苏州中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又创办了苏州德威的姊妹学校——上海德闳学校。拥有超30年一线教学和管理经验的他,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德威联合书院成长十年有力的见证者之一。
早在上任之前,我们就与费校进行了一场深入的采访,今天就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话题——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的“赛道”?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将费校的见解和理念,分享给各位。
我们希望孩子通过教育获得什么?
关于孩子的教育之路,家长总会有各种各的困惑,例如,通过留学他们是想拼学位搏高薪还是拓视野涨能力?
费校认为,怀有这样想法的家长,是对国际教育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如果我们送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只是为了去海外镀金,获得一个不错的学位,收获一份高收益的工作,那‘性价比’恐怕很低,家长们要三思而行。”
“但如果你选择国际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样的升学途径、更广阔的视野,有面对复杂环境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更积极、更完整的人。那么,这些都是无法用功利的‘性价比’去衡量的。”费校说。
在费校看来,所谓“纯正”的教育,首先是坚持教育本源的,符合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
德威建立有完整的学习生态和学习体系。这里的“学习”不单单指培训学生通过各类考试的知识获取。除了课堂学习、研究讨论、作业习题之外,学校还广泛开设富有挑战的探究活动和生活体验。
在苏州德威,光是联课活动就开设有涉及不同领域的80余种。整个教育集团内十余所姐妹学校中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参加各式各样原汁原味的活动项目,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比如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导演和演员指导排练的莎士比亚戏剧节,在伦敦奥林匹克中心举办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常春藤名校导师授课培训的金融商科实训活动,含金量超高的信息技术大赛、生态营地训练等等。

通过覆盖面超广的联课活动,学生可以在发展德威价值观和能力的同时,发现、挖掘自身的兴趣和天赋,也为响应世界的快速变化做准备。
这也就是费校所说的“教育之根本,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人。不断挑战自我,发现天赋,发挥优势,发扬热爱。”
费校认为,苏州德威的教育纯正,还体现在学校坚持德威公学的优质教育传统,坚持学术标准。
进入苏州德威任教的所有教师都必须具备国际顶级的教师教学资格,每年接受集团和伦敦德威的学术督导和教学考核。
“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而不是一个指向性的指令。”费校认为,只讲课而不学习的老师,只能称为“培训师”。他们的工作是研究出题思路、解题技巧和考试偏好等等。而真正的“导师”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学生心理,懂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
在德威,所有课程教师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各类的职业培训。每一名教师都以提升自己、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为目标,长期努力着。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呢?
在费校曾经工作过的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创始人汪懋祖先生立下这样的治学精神:“要有转移环境之能力,而不为不良环境所束缚”;汪懋祖先生的导师,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理念为“教育即成长”,认为“教育本无目的,而是人和社会给了他们目的。”
费校称,自己也曾对此产生困惑。但随着从业时间的推移,见证了一批批学子在海内外学习、成长、成才的过程。他愈发笃定,教育的焦点是人,人的成长最为重要。教育是一种顺势而为,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因为选择读什么样的学校,往往有现成的选拔标准;而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
在费校看来,当下溢出屏幕、充斥身边的教育焦虑正是因为没有研究孩子、理解孩子、发现孩子而导致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势、天赋和闪光点,如果你找不到,那不是不存在,而是你没有努力去发现它。当评价孩子的维度越来越多,再也不局限于一张考卷时,我们才越能发现孩子的优势。”费校认为,如果我们只看考试分数,那么天生不擅长考试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被置于了竞争的低位。
在国际教育领域,如何实现“培养人”的教育核心?
提及国际学校、国际化教育,很多家长首先瞄准的就是课程体系。IB-DP、A-Level、AP等等,各种课程如数家珍,甚至当个课程体系的“研究专家”都绰绰有余。
但在费校看来,国际教育的核心同样是人,而不是课程。这是亟需有意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转变的观念。
费校介绍,集团在向中国开设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多数都采用了IBDP课程进行教学,而苏州工业园区德威联合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选择了IGCSE与A-Level课程的结合。
“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中国国家课程。从课程适应性的角度来讲,IGCSE和A-Level对中国学生的衔接度是最高的。他们能够更容易上手,也更容易出成绩。这样的“本土化”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自信心,有益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内驱力。”
同时,考虑到学制的灵活性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苏州德威还专门开设EAL(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提升课程,即专门为非英语母语学生开设的课程,并设置有3年/4年的不同学制方案。

“在我的理解中,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课程,其实只是一个方案。一个帮助学生在国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纯国际课程学习的过渡课程方案。”费校认为,国际化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以获得适应未来海外校园、海内外职场,乃至漫漫人生发展场景的能力。
一个学生是否真正拥有学术语言能力,不是一场考试可以衡量的。他需要拥有双语阅读文本的能力,能用双语进行提问、接待、交流、演讲、辩论、协作,乃至深度思考。作为多年的英语特级教师,费校对语言教习也有过深入地研究。他认为,在苏州德威,高中生每天进行的外语文本阅读平均在5000-10000字左右,这样的学习强度和阅读收获是无法用一张考卷比拟的。
从今天起,费校就将带着他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与苏州工业园区德威联合书院的全校师生,共同迈进我们崭新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