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获48份英国顶尖大学录取!

在今年的申请季中,DHSZ学生共收到了来自伦敦大学学院(UCL)、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48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43份UCL录取通知书、4份帝国录取通知书和1份LSE录取通知书。更多的录取结果将在4月和5月初持续更新。

 

回顾从2023届至今的三个申请季,DHSZ学生共收到75份UCL录取通知书、10份帝国录取通知书和5份LSE录取通知书。其中41名学生已成功入读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而其他未入读这几所学校的学生则选择前往英国以外的大学就读。

 

 

为什么我校学生能收获如此数量众多的录取通知书?

升学指导老师Jack Rau认为,对于伦敦大学学院(UCL)、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而言,他们看重以下几点:

  • 在外部大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收到这三所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不仅在IGCSE和AS考试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时也有着相当突出的预估ALevel成绩。
  • 对所择学科领域的深度专注与投入。众多获录学生均彰显出对自身所学学科领域的热忱 —— 或借助研究项目、竞赛、暑期课程、课外活动,抑或凭借其他相关实践,他们皆展现出在 A-level 课程范畴之外,持续深入研习所选专业的积极进取态度。这一点在UCAS(英国大学申请系统)的个人陈述中得以呈现。

 

 

为什么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受我校学生的喜爱呢?

升学指导老师Ren Li, 认为这些学校深受学生青睐的原因如下:

  • 这三所大学地处伦敦市中心,学生可借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全方位领略这座城市的风貌。
  • 国际化氛围浓厚 —— 这三所大学的国际学生占比均超半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学生占比为70%,伦敦大学学院为 50%,帝国理工学院为 51%。
  • 学生规模庞大 —— 伦敦大学学院学生总数达五万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有一万一千名学生,帝国理工学院学生数量为两万三千名。如此大规模的学生群体,为我校学生创造了极为广泛且丰富的同窗学习资源,使其能够与来自多元背景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
  • 数千种不同的专业学位选择 —— 我校的学生在这几所大学里学习过种类繁多的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生物化学、地理学、艺术以及其他众多学科。
  • 为本科生提供广泛的科研机会,并且师资力量极为雄厚,三所大学的教授中共有64位诺贝尔奖得主。

 

#学生说之快问快答

Q1 你对大学最期待的是什么?

Ryan W:UCL的图书馆藏书比我的抖音动态里的梗图还多!校园本身就像一次免费的伦敦历史徒步之旅。

Amy F:大学排名、专业排名,还有我喜欢的专业方向。

Nina S:UCL的经济学项目将严谨的理论训练与伦敦这座全球金融中心的实践机会完美结合。

Nemo L:UCL新开设的‘艺术与科技(Art & Technology)’专业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我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

Olivia L:LSE严谨的经济学课程体系,以及它作为顶尖雇主目标院校的声誉。

Angus W:UCL的排名和声誉……我对他们的地理学项目特别感兴趣。

 

 

Q2 为何选择UCL/IC/LSE?

Ryan W:UCL的地理项目让我能把伦敦当作活教材……他们的图书馆甚至收藏了能转动的地球仪!

Amy F:UCL拥有英国顶尖的教育学院……我最想攻读的是教育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Derek J:UCL的经济学系全球排名靠前……伦敦还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

Nina S:课程设置实用,比如‘应用经济分析’这类课。伦敦的地理位置也为资源和实习提供了战略优势。

James Y:排名高、专业强(地理学)。

Olivia L:LSE专注于社会科学……校友网络等资源非常专业化。

Nemo L:UCL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与我对AI和创意结合的追求完全契合。

Charles Y:帝国理工为土木与环境工程提供了最顶尖的学术资源。

 

 

Q3 在DHSZ最难忘的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Ryan W:冬日亮灯仪式!闪烁的灯光下,和朋友一起唱歌的氛围太棒了。

Amy F:戏剧演出(《恐怖小店》《亚当斯一家》)……在后台协助演员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

Derek J:学院活动!从体育到学术竞赛,种类丰富。担任队长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Nina S:学院竞赛!学术问答、体育比拼……跨年级合作让队友变成了家人。

Angus W:和升学指导老师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收获颇丰。

Sarah L:课外活动(CCA)……在领导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上的锻炼对大学申请帮助很大。

 

 

Q4 最想感谢DHSZ的哪些人?

Ryan W:任老师(亲切又乐于帮助)。

Amy F:心理学老师、戏剧老师、导师们(Allison老师、Ka Weng Chan老师、Jessica Fannon老师、Katherine Ryan老师、Koh老师、John Coffey老师)。

Derek J:升学指导Rain Xie老师(耐心指导申请和宿舍选择)。

Nina S:数学老师Yusuf Csabai老师和Muge Ozgonul老师;经济老师Eileen Law和Jessica Law;物理老师Masihur Bawngi老师和Maxine Li老师;食堂员工、保安,感谢整个德威社群!

James Y:Steve Hodgkin老师。

Olivia L:升学指导团队,以及他们给予的面试辅导支持。

Nemo L:所有老师——即便我曾遇到困难,他们依然支持我的艺术探索。

Sarah L:Sabina Jalil老师(支持慈善和联课活动)、Matthew Smith先生(激发环保热情)、Mark Coyle老师(升学指导)。

Charles Y:Sam Cui老师(一直给予我善意与鼓励)。

Angus W:感谢老师和朋友们提供的建议,陪我度过挑战

 

 

Q5 给低年级学生三条建议

Ryan W:

1. 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态平和。

2. 课后主动联系老师寻求额外任务或帮助。

3.交友前要三思。

 

Amy F:

1. 找到热爱的专业并为之努力。

2. 别害怕提问。

3. 积极参与课堂。

 

Derek J:

1. 争取更高的AS成绩以申请英国/香港院校。

2. 多向老师和升导寻求支持。

3. 大学清单要全面(别只看排名)。

 

Nina S:

1. 发掘自己的热情所在。

2. 培养自律能力。

3. 享受成长过程。

 

James Y:

1. 充分准备AS考试。

2. 先复习再刷真题。

3. 考试季远离干扰。

 

Olivia L:

1. 每天听商业/科技类播客。

2. 坚持积累词汇。

3. 将经济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Nemo L:

1. 选择你热爱的专业。

2. 努力学习。

3. 专注兴趣领域。

 

Sarah L:

1. 多参与课外活动和竞赛。

2. 保持成绩稳定。

3. 申请前深入了解学校。

 

Charles Y:

1. 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2. 从失败中坚持前行。

3. 保持积极与耐心。

 

Angus W:

1. 优先保证成绩(尤其申英国/澳洲)。

2. 多参与活动(即使非强制)。

3. 善用学校资源(如老师的英文反馈)。